一提到農民,人們腦中常會浮現出一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畫面,很難想象出一個本身就不富裕的農民會不求回報地掏出自己僅有的一點積蓄,去埋頭苦干搞什么研究發明。然而彭州市卻真有這么一位農民,他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耗盡家中多年積蓄的4000多元錢,發明出一種融趣味性和娛樂性為一體的“熊貓環保麻將”和一種較普通麻將骰子更為公平的特殊麻將骰子。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他名叫李世林,36歲。是彭州市慶興鄉同心村11組的一位普通農民。提起他發明這個麻將的初衷,老李說,最早是他的弟弟李俊跟他談起麻將這個東西在農村很盛行,但功能和作用都比較“死”,且牌桌上總躲不開一個“錢”字,基本上沒什么趣味性。平時就頗愛動腦筋搞發明的李世林從弟弟的話中似乎嗅出了點什么,他想,自己能否從麻將中找到更多的功能,使其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并利用麻將使用面廣這個優勢來宣傳一下保護國寶大熊貓這個主題呢?爽直的老李有了這一念頭就立馬動手。
老李是慶興鄉農機站的會計,平常一大早就要起來上班,晚上要工作到七八點鐘才回來,有時還得抽出時間來照料田里的農活。但即使這樣,他每天晚上仍要擠出一點時間來搞研究,常常干到深夜一二點鐘才休息。每個月僅有的5天休息日也全被他的研究時間“占用”了。經過這樣每日起早貪黑的努力,從1996年到1998年,老李辛苦了二年時間終于算清了骰子拋出后的各種排列組合方式,研制出一種對比普通骰子更加公平的特殊骰子,同時也制作出一副極“另類”的熊貓麻將。他將撲克牌的黑、紅、櫻、方四種花色換成大、小、熊、貓四個字,再與麻將相結合,加上東、南、西、北風和其他幾種牌,湊成一副以保護大熊貓為主題的另類麻將,整個一副牌的主要花色湊在一起恰好組成“東南西北保護好珍稀動物國寶大小熊貓”十七個字,深刻表現了一位普通農民對國家珍稀動物保護的關注。雖然這副牌看上去有些別扭,甚至還有些幼稚,但這卻恰好證明了憨直的老李從研究這副麻將的初期便絲毫沒有從經濟利益去考慮。
老李在發明了他的特殊麻將和骰子后便想到了申請專利。1998年2月,這個樸實的農家漢子甚至還不清楚申報專利所需的手續,就帶上身上的七八百元錢孤身來到成都市專利代辦處。令他大吃一驚的是,自己原本以為身上帶的錢就足夠了,沒想到各種費用一下子就需交付近2000元。在經過有關部門的檢驗和審查后,1998年10月和1999年7月,老李分別取得了新型麻將和新型骰子兩項專利權,終于圓了他的夢。
在老李研究麻將和骰子的這段日子里,周圍鄰居很少有人知道這件事,除了對他在各方面都支持、照顧的妻子外,只有和他關系特別好的幾位朋友知情。老李本身是個十分憨厚樸實的農民,他不愛張揚,所做的這一切,只是為了證明一個普通農民的價值。用老李自己的話說,一個人應該在符合國家法律的基礎上有所作為,決不能平庸地度過自己的一輩子,只有體現出自身的價值,人生才會過得更有意義。